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【河北影响中国的一百件事】47:盛唐边塞诗的高峰:

【河北影响中国的一百件事】47:盛唐边塞诗的高峰:

关键词:高适,边塞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
【河北影响中国的一百件事】47:盛唐边塞诗的高峰:高适的边塞诗

(编著:秦进才 宋燕鹏 播讲:张家声 纪青云 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出品)

高适

 

    盛唐边塞诗的高峰:高适的边塞诗

     盛唐是边塞诗的鼎盛时期,题材范围之广、作品数量之多,反映出气势雄浑、清刚劲健的盛唐气象,至今读来仍然虎虎有生气,体现着刚健有力的民族精神,渤海蓨(治今河北景县景州镇)县人高適(约700—765年)是其杰出的代表。

     高适,慷慨有大志,喜言王霸谋略,崇尚节义功名,以国家安危为己任。开元十九年(731年),北上蓟门(今北京),出卢龙塞(今河北迁安县喜峰口附近),往来于东北边疆。天宝十年(751年),送兵到蓟北的清夷军(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旧怀来城)。第二年,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为掌书记,参与战事谋划。至德元年(756年),任淮南节度使,平定永王李璘之乱。乾元二年(759年),出任蜀州、彭州刺史,从平段子璋叛乱。广德元年(763年),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,牵制吐蕃兵力。长期的戎马生涯,丰富的疆场经历等,为他的边塞诗创作奠定了基础。

     高适的边塞诗,以描绘边塞风土人情,抒发立功报国的豪情为内容,风格粗犷豪放、悲壮苍凉。“万里不惜死,一朝得成功。画图麒麟阁,入朝光明宫”、“长策须当用,男儿莫顾身”、“相看白刃血纷纷,死节从来岂顾勋”等,反映出以身许国的壮志,建功立业的追求,构成高適边塞诗的主旋律。“泉喷诸戎血,风驱死虏魂。头飞攒万戟,面缚聚辕门,鬼哭黄埃暮,天愁白日昏”,描绘疆场厮杀惨烈的场景。“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帐下犹歌舞”,将战争的酷烈、军中的苦乐悬殊不平等熔为一炉。 “边兵若刍狗,战骨成尘埃”,揭露边防军人的悲惨命运。“少妇城南欲断肠,征人蓟北空回首”,直言思念深情。“转斗岂长策,和亲非远图”,直抒自己的主张。“青海只今将饮马,黄河不用更防秋”,反映出对于国泰民安的向往。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,表达了对理想抱负的不懈追求,充溢着昂扬奔放的气概。

     高适不仅是唐代唯一以诗人为将帅建功立业者,而且以其磅礴的气势,打造出边塞诗的高峰,以内容丰富、内涵博大,思想深刻、风格慷慨悲壮,成为边塞诗中的典范,以“高適歌行李白诗”名垂史册。高适的边塞诗不仅在唐代广泛流传,而且遗韵流传千年,影响深远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绮丽瑰宝。

责任编辑:张子薇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